kingkingking1043

主动争当「时机的捕手」。一流高手与超一流高手之间的差距,往往就是对时机的把握与理解

Education
BINANCE:ETHUSDT   Ethereum / TetherUS
在投资界,我们都知道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所奉行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投资。而苏世民则与他们不同,苏世民更擅长的,不是被动充当「时间的朋友」,而是主动争当「时机的捕手」。
包括达利欧《原则》书中提到的,以及黑石创始人所秉承的理念,虽然投资方法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把握投资「时机」,可能比单纯做好「价值判断」更重要。至少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这样的。

先说一点高端中国文化
古人做事讲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知机。
在他人最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更能博得好感。同理,在对方内部有裂纹的时候轻轻施加外力,就可以让他迅速土崩瓦解。这些都是对 “机” 的把握。
“天机不可泄露”,正因为 “机” 的不确定性,从古至今一直被认为神秘莫测。历史也是被一群知机之人以弱胜强,不断改写走向。

伍子胥的父亲和大哥都被楚王所杀,为了报仇,伍子胥投奔了吴王阖闾。伍子胥在吴国经营了三年,兵强马壮,吴王就打算替他报仇。但伍子胥并没有同意。他说「臣闻诸侯不为匹夫兴师。」纯粹为我个人报仇就讨伐楚国,这说不过去,我们需要等一个名分。等到后来楚国因为一个很荒唐的理由去征伐蔡国,在国际上声望大跌,伍子胥说时机来了,可以干!吴国师出有名,征讨楚国果然一举报仇。

北京大学张祥龙教授今年不幸去世了,他很懂中国古代哲学。张祥龙说 ,中国古人对时间的观念和西方的时间观念有本质区别。中国人说的「时」既不是一段时间,也不是固定的几号几点钟,而是「时机」的时。

《孟子》里有句话叫「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意思是说你有个再好的创业主意,不如等大环境到位了、借助风口,猪都能飞的时候再出手;你有再好的工具和资源,也不如等待时机。时机对了事半功倍。


一流高手与超一流高手之间的差距,往往就是对时机的把握与理解(成败有时也就在这一瞬间)。
想当年官渡之战,曹操处于劣势(袁绍有人数优势,而且还稳扎稳打),如果不出奇招,早晚是个输。虽然荀彧、贾诩都提到 “奇招” 与 “时机” 才能挽回劣势,但没讲什么招、怎么奇,而曹操选择的是奇袭乌巢,而且是亲自带兵。有孤注一掷赌一把的成分,同时也是周密的考虑,一自己带兵打仗的能力一流,二是主帅带兵,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士气,而且有些大胆的决断,只有主帅下面才能坚定的执行,结果就是拼死向前,破营烧粮。
反观袁绍,一边救乌巢,一边攻大营(他不知道曹操亲自出马去了乌巢),从应对来说没问题,但问题在于,他两边哪边也没跟着去。你抄我后路,我抄你老窝,或者,你抄我后路,我断你后路(主帅带兵是 buff 加成的)。
尤其选择前者,大招 + 狠招,如果是这样,可能历史完全改写了(就说攻不破,也会知道曹操在乌巢,回击即可,即便失败了,张郃高览也未必投降)
对时机的把握,除了能力,心态也很重要,曹操当了魏公,也变得 “稳健” 了 - 既得陇,复望蜀乎。

最近世界杯,想到了梅西在进球前悠哉悠哉的漫步等待时机,当知道球要来的时候他马上动如脱兔!

Disclaimer

The information and publications are not meant to be, and do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investment, trading, or other types of advice or recommendations supplied or endorsed by TradingView. Read more in the Terms of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