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Products
Community
Markets
News
Brokers
More
IN
Get started
Community
/
Ideas
/
A股目前处于什么位置,接下来应该买什么股票?
A股目前处于什么位置,接下来应该买什么股票?
By peter-l
Follow
Follow
Jul 11, 2020
1
0
3
3
Jul 11, 2020
过去10天,A股的走势异常火爆,令人乍舌。东财数据显示,目前平仓持仓40%,依然偏低,而很多人踏空了本轮行情,目前也有些手足无措。那么接下来怎么办,A股还有上升空间吗?如果有应该选择什么标的。
我们用过去2轮牛市,上证指数的走势作为参考。(因为我不知道如何插入外部图表,所以这里只能用文字表述,如果需要图表可以添加我索取)
一、我们先从时间周期看
在2006年,上证指数从年初启动,半年时间飙升了50%,之后开始整理,三个月后开启3浪,最高见到了6124点。
2015年,上证指数7月启动,6个月飙升58%,之后整理2个月,再次启动3浪,最高5178点。
本轮行情应该是从4月启动,目前走了3个多月,涨幅30%。
从对比数据看,本轮行情走势同样凌厉,但要是接下来继续飙升,可能会形成和前两次一样的“短命牛”,所以我倒是觉得慢牛可能更适合当前的环境。
二、我们对比一下图表形态
三次走势都是在abc3浪调整之后展开,前两次第一攻击波都是在b浪高点止步,开启调整模式。而目前看,也逼近了b浪高点(3587点),理论上在这里调整是合理的,也是比较符合慢牛的特质。当然,如果突破b浪高点后整理也不为过,但上下差别不大。
三、我们看一下三次行情的板块表现
2006年第一阶段,券商、有色,军工,食品和机械位列前五。券商是当之无愧的牛市发动机。而有色军工机械得益于国企改革的大背景。
2014年第一阶段,券商、建材、钢铁、交运和银行冲在最前面。券商当然还是发动机了,而且依然是翻倍的走势,而银行、交运、建材和钢铁受益于4万亿的“放水”。
2020年第一阶段,目前看券商失去了往日的龙头地位,虽然7月开始表现,但阶段涨幅只有31%,被挤出了前五。涨幅前五依次是服务、电子、食品、商业和传媒。这和当前的大背景非常贴近,疫情影响下的产业转型,线上游戏、办公,非接触类服务的崛起,都是新模式。当然,券商虽然前面落后,但他毕竟是指数现货,大概率不会掉队。
好了,我们看了已经发生的事情,那么接下来如果指数进入调整模式,鉴于每天万亿的成交量,个股行情依然会火爆。在指数调整的时候,什么行业板块会是最佳的选择呢?
我们看一下调整阶段的表现
2006年的第二阶段,房地产、休闲服务、军工、制造业和商贸开始补涨,但力度都不大,主要是因为前面涨幅都不小,所以这个阶段消耗的资金较大,需要补充弹药。
2015年的第二阶段,涨幅前五的是计算机、传媒、通信、单子和纺织服装。这个和创业板走势贴近,而且当时也是场外配资最疯狂的阶段,所以已经涨过一轮的创业板开启了第二轮的上涨。
纵观前两次牛市,应该说都离不开大背景的影响。第一次牛市应该叫“基金牛”,第二轮可以称之为“杠杆牛”,而今年的牛市,和以往不同的,是外资机构入场,成为了主力。我暂且称之为“机构牛”吧。
因为机构的逻辑和散户不同,散户是追涨杀跌,而机构更多的是价值驱动,一旦发现了低估值,会持续买入,直到失去投资价值才会离场。所以我们看到本轮行情,很多个股是直线飙升,特别是高价股的表现。以往牛市,高价股其实并不是最好的选项,因为大家都觉得高处不胜寒,散户钟爱重组股,钟爱低价股。以前有过消灭低价股的炒作逻辑。但本轮行情截然不同,因为机构资金体量足够大,即便是千亿市值的股票,对他们来说也可以信手拈来,举重若轻。所以散户已经被边缘化。
所以接下来,从大背景看,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是主旋律,所以科技兴国的大背景下,选择科技股自然不会错,而从补涨的角度看,券商和软件第一阶段涨幅都不大,应该还有机会,估值修复可能也是一个重点。总之,目前行情才刚刚启动,远没有到害怕的时候,有些人如果不太擅长选股,还不把钱给基金打理。
Chart Patterns
Technical Indicators
SHCOMP
Trend Analysis
peter-l
Follow
30年的A股投资经历,水平虽然不高,但经验足够丰富。熊市避坑,牛市逃顶,对于新手可能有所帮助。
需要每日分析,请搜索微信号peter-tqbj,需要股市投资建议搜索星球{抱团取暖,迎接A股牛市},或者星球号64802450
Also on:
Related publications
上证指数年内第三次冲击3000点,胜败决定未来5年大趋势
by peter-l
上证指数终于突破了,但是你赚钱了吗?
by peter-l
金融三剑客集体现涨停潮,你如果还觉得这是反弹,就有可能错过10年牛市
by peter-l
Disclaimer
The information and publications are not meant to be, and do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investment, trading, or other types of advice or recommendations supplied or endorsed by TradingView. Read more in the
Terms of U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