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Inc.

别只盯着财报瞬间!学会“漂移”交易,延长你的盈利周期!

9
財報季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雖然許多交易者關注的是公司業績的即時反應,但有一個強大的策略可以在財報發布後很長時間內帶來回報——財報後漂移 (PED)

PED 基於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概念:對強勁財報做出積極反應的股票往往會繼續向上漂移,而對疲軟財報做出消極反應的股票往往會繼續向下漂移。這種漂移可以持續數週甚至數月,使其成為交易財報季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讓我們來分析如何識別這些機會,以強大的風險回報狀況進入交易,以及有效地管理頭寸。


步驟 1:基本面——漂移的催化劑

當走勢背後有明確的基本面催化劑時,財報後漂移最強烈。並非每一次財報利好都會導致持續上漲,也並非每一次財報利空都會導致持續疲軟。重要的是報告是否真正改變了市場預期。

要尋找的關鍵因素:

強於預期的收入和利潤增長——市場獎勵那些超出預期的公司。

前瞻性指引上調——如果管理層提高預期,則表明對未來增長的信心。

利潤率擴大和財務狀況改善——投資者希望看到盈利能力與收入增長同步改善。

商業策略的轉變——宣布重大結構性改善的公司,例如成本削減計劃或新的收入來源,通常會看到持續的走勢。

關鍵是財報必須提供持續買入或賣出壓力的理由。如果反應是基於短期雜訊而不是基本面變化,那麼漂移就不太可靠。

步驟 2:市場反應——催化劑的確認

一旦你確定了一個強大的基本面催化劑,下一步就是觀察市場的反應。並非所有股票在財報發布後都會出現跳空缺口,但反應應該提供證據表明財報發布正在推動需求。

強勁看漲反應的跡象:

 高於平均水平的成交量——機構不會在一天內完成所有交易。高成交量表明大資金正在入場。

 果斷的向上走勢——財報發布後強勁收盤的股票更有可能繼續走高。

 財報發布後幾天的持續買入——如果股票在最初反應後仍保持高位,則表明存在真正的需求,而不是暫時的飆升。

強勁看跌反應的跡象:

 高成交量的沉重賣壓——機構拋售股票是一個警告信號。

 初始下跌後未能反彈——疲軟的股票往往會保持疲軟,尤其是在買家沒有入場的情況下。

 突破關鍵支撐位——跌破主要技術水平的股票通常會繼續遭到拋售。

步驟 3:交易入場和風險管理

一旦你確定了一隻具有強勁財報催化劑和明確市場反應的股票,下一步就是執行交易。

入場策略

對於看漲交易:在最初財報反應後的第一次有意義的回調時入場。尋找盤中支撐的重新測試或下一輪上漲前的盤整期。

對於看跌交易:在未能收復關鍵水平的弱勢反彈時入場,或在跌破財報發布後低點時入場。

使用 ATR 設置止損

平均真實範圍 (ATR) 是一個設置止損的有用工具,因為它考慮了波動性。一種常見的方法是將止損設置在多頭交易入場價下方 1.5 倍至 2 倍 ATR 處(空頭交易則設置在入場價上方)。這確保了你的止損足夠寬,以避免被正常的價格波動震盪出局。

使用 21-EMA 管理交易

21 天指數移動平均線 (21-EMA) 是 PED 交易的絕佳移動止損。

 只要股票保持在 21-EMA 上方,漂移就保持完好。

 收盤價低於 21-EMA 是退出頭寸的信號。

這種方法允許交易者順應趨勢,同時避免過早退出。

真實世界的例子:Netflix 的財報後漂移

讓我們來看看 Netflix (NFLX) 在其 2024 年第三季度財報發布後的表現。

2024 年 10 月 17 日,Netflix 公佈:

 每股收益為 5.40 美元,超過預期的 5.12 美元。

 收入為 98.25 億美元,略高於預期。

 強勁的用戶增長報告,新增 510 萬用戶——超過預測 100 多萬。

 在可使用廣告支持訂閱的國家/地區,廣告支持訂閱的新註冊用戶佔比超過 50%。

 宣布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價格上漲,表明對定價能力的信心。

該股做出積極反應,在高於平均水平的成交量下跳空高開近 5%。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Netflix 繼續向上漂移超過 20%,證實了財報後漂移效應。趨勢保持完好,直到該股最終收於其 21-EMA 下方,標誌著這波走勢的結束。

然後,Netflix 在 2025 年 1 月重複了這種模式,再次實現盈利,並在強勁的用戶增長和收入的推動下跳空高開。此後,該股已上漲超過 10%,並保持在其 21-EMA 上方。

Netflix (NFLX) 日線蠟燭圖

snapshot

過去的表現並不能可靠地預示未來的結果

免責聲明:本資料僅供信息和學習用途。提供的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也未考慮任何投資者的個人財務狀況或目標。任何涉及過去表現的信息均不可靠地指示未來結果或表現。社交媒體渠道對於英國居民不適用。差價合約和差價交易是複雜的金融工具,因杠桿效應而伴隨著快速虧損的高風險。82.67%的零售投資者在與本提供者交易差價合約和差價交易時虧損。 您應考慮您是否了解差價合約和差價交易的運作方式,並且是否能夠承擔高風險以避免資金損失。

Disclaimer

The information and publications are not meant to be, and do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investment, trading, or other types of advice or recommendations supplied or endorsed by TradingView. Read more in the Terms of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