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cat1402

固执迷信技术分析是策略缺陷

SSE:600510   BLACK PEONY (GROUP)
股票走势本质是持币者与持筹者的博弈产生,应该多揣摩两者之心,让自己站在主动的这一方即可。---- 炒股养家

迷信技术分析并将其作为分析市场,获取交易依据是很多人必经之路,我也如此。为此深入学习了各类技术分析,但是实战效果并不稳定。接着今日复盘就来说说技术分析的一些常见的坑。
1. 看技术指标金叉买入,死叉卖出。MACD和KDJ是最常见的金叉死叉指标,但是它们都是滞后指标,依据这些指标交易存在一个前提:趋势必须具备延续性。因为并不是因为金叉出现价格才上涨,死叉出现价格下跌;事实恰恰相反。我也尝试开发了尽量缩小滞后,甚至可以保持高度同步的替代指标,但是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灵敏度和稳定性的折中。 也就是说消除滞后是以牺牲稳健性为代价的。非常灵敏意味着会产生很多并不是很有效的买卖点。


2. 单一解读成交量和筹码峰认为其不可作假。一般情况确实如此,但是对倒买卖做成交量是成交量指标和筹码峰指标的死穴。正确的理解是量多可以具有多义性,但是量缩是单一且绝对的,因为主力和庄家可以制造天量布局,但是他们没法造成地量的假象,或者说地量无法营造骗人的局。

3. 单一从成交量判断资金流入还是流出。通过阳线阳量认为资金流入是个妄念。因为作为买卖的双方,除了龙虎榜这种公布的信息,是无法通过成交量大而判断哪一方才是主力的。甲乙两方成交巨大,甲卖给乙被认为是出货,乙卖给甲被认为是吃货往往事与愿违。因为你无法判断甲乙双方的真正实力和体量。

以上三个例子说了一些技术分析常见的误区,另外就是技术分析和技术策略获得市场资金趋势分析结果往往是片面的,以偏概全是没法保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保证长盛不衰的。下面就用一个例子说下90%以上技术指标都不太可能鉴别的个股和走势:600510 黑牡丹。今日本以为黑牡丹能成功引领数字经济打开局面,但是情绪极差,最后尾盘竟然被核,市场领头羊都变得弱势对于短线资金信心是个打击。

实际上我是在2月28日,黑牡丹跌停时候建仓的,当时市场环境和盘中反应,我主观认为黑牡丹会再次转一致,跌停建仓一点都不慌。换做是技术指标,我想极少有技术指标会显示在跌停买入的吧,而我就是想用这个案例说明迷信技术指标是策略缺陷,人在交易中仍旧是核心要素。这就像战争中,虽然武器先进与否很重要,但是能否获得胜利还是人之间的博弈。例如没有人真正做到的时候,大多数人不会相信乌克兰军人用肩扛毒刺可以打下俄罗斯四代半的苏34战斗机吧。所以,一个交易策略的成功与否,除了技术分析之外,对于市场环境,情绪的认知,盘中主观感觉,甚至是精神状态都是策略执行的重要因素。记得杰西 利弗摩尔曾说过常年从不熬夜,也不饱食就是为了保持良好的交易状态;日本新生代股神小手川隆同样深居简出,他也深受杰西 利弗摩尔 这个习惯的影响,将个人生活习惯融入到策略执行因素去考虑了。所以,既不能迷信技术分析,又不能彻底否认技术分析。将道和术完美结合,和个人交易风格结合,进化出适合自己的交易策略和系统就得跳出狭隘的认知范围。

说多了,但是黑牡丹案例确实让我深刻认识不需要技术分析,仅凭市场逻辑也可以获利。2月28日建仓盘后,我查看龙虎榜,发现章盟主也在跌停了建仓了黑牡丹,这也是我能持续加仓的原因之一。3月1日低开,亏损时候补仓,盘后见大佬也没出来,着实佩服大佬耐心,上一日持仓1959万次日回撤-5%依然坚定不移。直到3月4日一线游资和华泰量化基金大手笔进入,促使黑牡丹形成一个需求区,此后就是两连板,并在第二板破板。因为换手的充分性,在回调之后我仍旧关注这只股票。

另外就是三胎和中药被团灭,我是3月7日打板大理药业,原因是带量涨停创新高,在我的技术体系中通常也是个突破买点,而且板块氛围也很不多,没想到3月8日直接来了个冰与火,直接被按在跌停板上摩擦了。这个缩量低换手,说明里面还有大资金被关,他们是进行反核还是仓惶出逃是明天需要关注的点。


复盘时因为黑牡丹破板,其它板块也确实找不到更值得分析的概念和题材。但是今天镍金属的暴涨,引发了锡金属的模仿,所以明天我会关注下锡金属龙头:600711 盛屯矿业;另外000960 锡业股份虽然名字不错,容易辨识,但是技术形态和盛屯矿业相比还是略逊一筹。

Avoid losing contact!Don't miss out! The first and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do is to join my Discord chat now! Click here to start your adventure: discord.com/invite/ZTGpQJq 防止失联,请立即行动,加入本猫聊天群: discord.com/invite/ZTGpQJq
Disclaimer

The information and publications are not meant to be, and do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investment, trading, or other types of advice or recommendations supplied or endorsed by TradingView. Read more in the Terms of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