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Products
Community
Markets
News
Brokers
More
IN
Get started
Community
/
Ideas
/
巢状回调是什么?精准进场与风险控制的关键!
Amazon.com
Education
巢状回调是什么?精准进场与风险控制的关键!
By Capitalcom
Broker
Follow
Follow
Dec 13, 2024
2
Dec 13, 2024
回调是一种趋势交易者常见的基本形态。市场随着动能推进,稍作喘息,然后继续原有的方向。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经典设置的升级版本——巢状回调(Nested Pullback)。
什么是巢状回调?
巢状回调是在传统回调的基础上加入了更精细的结构。当市场初次回调后恢复趋势,通常会在延续段期间再次出现较小幅度的回调。这是一个微小的停顿,嵌套于更大趋势之中,但对于寻求精准进场与交易管理的交易者而言意义重大。
如下图中的亚马逊(Amazon)日烛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已建立的上升趋势,随后出现回调。趋势随后强势恢复,而关键在于其间出现的小幅停顿,这构成了巢状回调形态。在更广泛的走势中,这种紧凑的结构为进场和管理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机会。
这一模式完美诠释了市场结构与价格行为的演变如何指导交易决策。它不仅仅是识别回调,更是理解巢状结构形成的条件,并利用其优势。
巢状回调 AMZN 日烛图
过去表现不能作为未来结果的可靠指标
为什么这种形态如此有效?
1. 波动性的周期性特征
市场本质上具有周期性,安静时期后常伴随着活动爆发。巢状回调利用了这种动态,形成于较安静的阶段,随后迎来波动加剧。这使其成为时机掌控的优秀模式,帮助交易者在市场进入下一波动前进场。
2. 并非所有回调都是相同的
巢状回调的有效性部分来自于它往往出现在浅幅回调之后——即回调力度明显低于先前趋势段的情况。这种相对弱势表明基础趋势依然强劲,市场可能继续保持原有方向。
巢状回调并非新概念,但因 Adam Grimes 和 Linda Raschke 等交易作者的研究而广受关注。他们的洞察帮助无数交易者将这一微妙形态融入策略中。
如何交易巢状回调?
巢状回调的魅力在于其简单性。如果错过了初始回调的进场机会,这一模式通常提供了再次加入趋势的机会。巢状回调的结构允许明确定义风险:止损可设置在巢状回调期间形成的小区间或旗形下方。这种紧凑的止损设置带来了良好的风险回报比,使其成为吸引交易者的设置。
交易管理同样直观。在这里,肯特纳通道(Keltner Channels)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通过将肯特纳通道设置为基于 20 日指数移动平均线的 2.5 ATR,您可以识别市场可能过度延伸的区域。如果您持有多头仓位且价格突破上方肯特纳通道,这可能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应将盈利落袋为安,避免潜在的反转。
巢状回调特别适用于强劲的趋势市场,经常出现在突破后或趋势延续期间,为交易者提供结构化的进场或管理仓位的方法。
范例:
下图中的黄金(Gold)处于强劲的上升趋势中,价格初步回调至肯特纳通道的基准线后恢复上升,但随后出现了为期两个交易日的短暂停顿,形成了巢状回调形态。这一停顿为寻求顺应趋势的交易者提供了优化的进场点。
随着动能持续,价格飙升至肯特纳通道上方,这为交易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可以在市场可能过度延伸时选择获利了结,锁定收益,避免潜在的反转。
黄金日烛图
过去表现不能作为未来结果的可靠指标
总结
巢状回调是一种微妙但非常有效的形态,它基于传统回调的简单性进一步优化。通过理解其结构及其有效原因,您可以利用这一形态精进进场点,并强化交易管理。不论您是交易新手还是资深交易者,此模式都能在趋势市场中为您提供实用优势。
免责声明:本资料仅供信息和学习用途。提供的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也未考虑任何投资者的个人财务状况或目标。任何涉及过去表现的信息均不可靠地指示未来结果或表现。社交媒体渠道对于英国居民不适用。差价合约和差价交易是复杂的金融工具,因杠杆效应而伴随着快速亏损的高风险。 82.67%的零售投资者在与本提供者交易差价合约和差价交易时亏损。 您应考虑您是否了解差价合约和差价交易的运作方式,并且是否能够承担高风险以避免资金损失。
Chart Patterns
Technical Indicators
Trend Analysis
Capitalcom
Broker
Follow
Also on:
Disclaimer
The information and publications are not meant to be, and do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investment, trading, or other types of advice or recommendations supplied or endorsed by TradingView. Read more in the
Terms of U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