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Products
Community
Markets
News
Brokers
More
IN
Get started
Community
/
Ideas
/
做多美元赢面更大?来看美联储三把手说了什么!
U.S. Dollar Index
做多美元赢面更大?来看美联储三把手说了什么!
By Trader-LXY
Follow
Follow
Sep 9, 2021
0
摘要: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担忧情绪进一步缓解,以及美联储三把手发表鹰派言论,美元指数日线录得三连阳。日内关注欧洲央行利率决议,或对美元的短期走势带来巨大的冲击。
美指日线三连阳,美联储三把手称年内缩缩是合适的
周三(9月8日),美元指数延续了近日的涨势,日线收盘三连阳,最高触及92.86,尽数收复了上周的失地。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担忧情绪进一步缓解,以及美联储三把手发表鹰派言论,为美元提供了支持。
当日,美联储FOMC永久票委、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就经济前景与货币政策发表讲话,称今年开始缩债可能是合适的。
威廉姆斯表示:在通胀目标上,美联储已经明显地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如果劳动力市场复苏的速度快于预期,或者通胀率高于预期,美联储将需要调整货币政策;缩债的节奏和时机将在美联储未来的讨论中根据取得的实质性进展来决定;美联储不必遵循过去所采用的时间表或方法来逐步缩减购债规模。威廉姆斯强调,任何关于缩债的决定都不能代表加息的时机。
关于就业,威廉姆斯称:关注的是美联储双重目标的实现,重点是累计新增的工作岗位,而不是任何一份月度报告表现。这进一步降低了疲软8月非农就业报告对美联储收紧政策的负面影响。
威廉姆斯认为:德尔塔变异毒株将带来不确定性,使支出和就业面临压力,重新实现就业最大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未来将能够再次获得一个非常强大的劳动力市场。
美联储三把手的上述言论再次彰显了就业数据对缩债问题的重要性,而事实上,近日美国方面公布的就业数据均有强劲的表现。
周二(9月7日),美国谘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谘商会就业趋势指数录得110.37,创2019年10月以来新高。该数据暗示未来几个月美国就业形势有望将进一步向好。
周三(9月8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JOLTs职位空缺录得1093.4万,再创纪录新高,预期为1000万。该数据反映美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十分强劲,是就业持续复苏的另一证据。
另外,日前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表示,职位空缺比失业员工多,如果两者能够匹配,并且疫情得到控制,那么劳动力市场将在2022年“非常强劲”。
在通胀持续高烧不退且就业形势整体不断向好的情况下,笔者认为,美联储年内宣布缩债的概率非常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及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也先后承认了这个可能性。
也就是说,基于美联储的收紧预期,美元指数的上涨前景值得期望,甚至有望很快刷新年内高点。
但德尔塔变异毒株带来的风险不应忽视。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在过去28天内有超过420万人确诊。截至目前,美国累计确诊已突破4000万。疫情的反扑引发了经济增长、就业复苏方面的不确定性,这或是美联储缩债及美元前景将面临的变数。
日内,美元指数将一重磅事件的冲击。
北京时间周四(9月9日)19:45,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 20:30,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召开新闻发布会。届时,欧元/美元和美元指数的短期走势或出现巨大的波动。
参考阅读:欧洲央行将重磅亮相,欧元/美元盼进一步扩大涨势!
美元指数技术分析:日内继续关注92.80附近压力的表现
美元指数的日线图显示,价格于5月25日下探89.54(X点)后上扬至93.73(8月20日高点,C点),之后行情止涨回落并于9月3日一度跌至92.00下方。
守住6月17日以来的上行趋势管道后,行情迎来三连阳走势,并涨破了C点以来的下行趋势线。但反弹至92.80附近受阻,未能进一步扩大涨幅。后市若企稳于92.80上方,则有望再次冲击93.19甚至前高。
若价格失守上述趋势管道(当前切入位在92.11~91.99附近),恐进一步跌向91.78、91.50水平寻求支持。更低的支撑则在91.14(0.618XC)及一个潜在看涨赛福模式的收敛点90.43。
DXY
Fundamental Analysis
Harmonic Patterns
Trend Analysis
Trader-LXY
Follow
Also on:
Disclaimer
The information and publications are not meant to be, and do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investment, trading, or other types of advice or recommendations supplied or endorsed by TradingView. Read more in the
Terms of U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