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Products
Community
Markets
News
Brokers
More
IN
Get started
Community
/
Ideas
/
有内幕?“通胀暂时论”将破产?美元可能处于爆发临界点!
U.S. Dollar Index
有内幕?“通胀暂时论”将破产?美元可能处于爆发临界点!
By Trader-LXY
Follow
Follow
Sep 13, 2021
0
Sep 13, 2021
摘要:上周标普500指数创下去年3月以来最长日线连跌。巧合的是,两位美联储官员承诺在月底前出售个人的持股。美国8月CPI公布在即,“通胀暂时论”可以休矣?美元指数再次测试92.80附近压力,短线走势面临抉择。
美联储官员将抛售股票,标普5连跌,巧合?
上周五(9月10日),美国三大股指数全线下挫,其中标准普尔500指数收跌0.77%,日线五连阴,创下去年3月以来最长日线连跌。有趣的是,当周有两位美联储官员承诺在月底前出售个人的持股。
当地时间9月9日,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与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发布了几乎相同的声明,他们承诺将在9月30日之前出售个人持有的股票,此举旨在消除人们对他们去年交易活动的道德担忧。
据财务披露文件显示,在美联储实施史无前例的抗疫宽松政策的一年里,上述两位官员进行了一系列活跃的投资产品交易。但{迫于外界的压力,两人都承诺在担任地区联储主席期间不进行任何的股票交易,并且会将股票的收入投资于多元化指数基金,或持有现金。
在美联储即将进入紧缩周期之际,加上近日美股持续走软,罗森格伦与卡普兰抛售股票的行为难免引发市场的猜测。万一,这不是巧合呢?美联储将比预期更早地宣布收紧政策?或者美联储的减码规模将超乎想象?
笔者认为不应排除上述可能性!
8月CPI重磅袭来,美联储的“通胀暂时论”将宣布破产?
上周,多位美联储官员发声支持年内缩债,加上美国8月谘商会就业趋势指数及美国7月JOLTs职位空缺等重要的就业指标表现强劲,提升了市场对美联储更早收紧政策的预期。而强劲的8月PPI指标更是令此预期进一步升温。受上述多个利好支持,美元指数上周整体走强,周线录得0.57%的涨幅,结束了此前的连跌走势。
数据显示,美国8月PPI年率录得8.3%,8月核心PPI年率录得6.7%,均创有纪录以来新高。上述数据反映了生产商的成本仍在攀升,原材料短缺、运输瓶颈到劳动力成本上升令生产过程面临的挑战愈加严峻。可以预见的是,多数企业将不得不把这些额外的成本转移到消费端。也就是说,美国8月消费者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将大概率继续走高。
参考阅读:失守1800关口后,黄金迎来美国CPI的考验,形势并不乐观!
美国通胀从今年3月起显著飙升,5月份后,CPI年率更是连续三个月企稳于5%上方!但美联储却一直坚称这波通胀是暂时性的,加上该行认为就业市场仍未取得足够的进展,因此迟迟未决定采取行动。
但事实上,部分美联储官员及不少市场人士越来越倾向认为通胀将持续到2022年,”通胀暂时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一旦周二(9月14日)出炉的美国8月CPI同比及环比均符合甚至超出预期,”通胀暂时论“可能宣告破产,“恶性通胀”的担忧将再次升抬头,从而增加美联储更早收紧政策的可能性。届时,美元将获得市场的集体青睐,美元指数有望趁势刷新年内高点。
美元指数技术分析:涨破92.80~92.85或引发短线暴涨行情
美元指数的四小时图显示,价格于8月20日触及93.73(X点)后持续回落,于9月3日下探91.95(A点)后止跌回升,行情在涨破了X点以来的下行趋势管道后进一步扩大涨幅,破坏了过去半个多月以来的下跌节奏。
目前价格仍受92.80~92.85区域压制,KDJ指标快线拐头向下,不排除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下方支撑在A点以来的上行趋势管道,一旦失守,恐进一步跌向92.33甚至92关口。
若价格涨破并企稳92.80~92.85阻力,则行情有望打开更多上行空间,短期不排除进一步涨93.05(0.618XA)、93.19等水平。值得注意的是,93.19是一个潜在的看跌AB=CD模式的理想收敛点,加上此前价格多次在该水平附近受阻,将成为上行的重要障碍!
如果涨破93.19压力,则价格有望向93.50水平发起冲击!
DXY
Fundamental Analysis
Harmonic Patterns
Trend Analysis
Trader-LXY
Follow
Also on:
Disclaimer
The information and publications are not meant to be, and do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investment, trading, or other types of advice or recommendations supplied or endorsed by TradingView. Read more in the
Terms of Use
.